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2017年学术论坛在安徽理工大学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30日
来源: 中国煤炭学会

 

  会议现场

  11月25日,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2017年学术论坛在安徽理工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理工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峰研究员,国家基金委地学部综合处刘羽处长,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秦勇教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群研究员,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洪益清教授级高工,安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章云根教授级高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总工程师王佟教授级高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邱楠生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孟祥瑞教授等出席会议。共有来自全国57家煤炭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袁亮院士主持了开幕式。

  郭永存教授致开幕词,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郭永存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我校地质学科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紧跟时代步伐,围绕新时代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主旨、行业前沿、能源与资源热点,不断谋划新的发展篇章。

  彭苏萍院士、刘峰研究员和刘羽处长分别致辞。彭苏萍院士回顾了矿井地质专委会的发展,指出矿井地质工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希望大家把握地学科技创新,做好勘探技术突破,培养优秀地学人才,去开创新的矿井地质工作天地。刘峰研究员结合我国煤炭发展形势,强调矿山地质工作的重要程度,并对矿井地质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刘羽处长结合地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点,希望广大矿井地质工作者发挥科技创新力量,助推煤炭发展。

  论坛围绕煤炭及矿井地质主题进行大会报告及学术交流,大会学术报告会分三个阶段完成,分别由孟祥瑞、秦勇和张群主持。彭苏萍院士、袁亮院士、秦勇教授、邱楠生教授、神华集团神东公司王振荣高工、中国科学院大学琚宜文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王恩营教授、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周官群教授级高工、中国矿业大学刘盛东教授、北京奥瑞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杨陆武教授级高工、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教授、福建工程学院李栋伟教授,安徽理工大学陈孝杨教授、吴诗勇副教授、陈健博士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彭苏萍院士在题为《矿井瓦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方法》的大会特邀报告中指出,瓦斯突出的核心问题是寻找与构造煤有关的软煤和断裂带,瓦斯突出部位的地球物理预测技术核心问题就是断裂、煤层硬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瓦斯主要通过蚂蚁追踪和地震绕射波技术精确定位,利用测井曲线确定强度,利用三参数AVO地震反演确定裂隙的空间分布,多方法并用是今后煤矿瓦斯防治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综合技术,为矿井地质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袁亮院士在题为《煤及共伴生能源精准共采》的大会特邀报告中指出,煤与共伴生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重要途径。通过对煤与煤层气精准共采及“高位换环形”基础理论、瓦斯抽采母巷顺层钻采抽采瓦斯技术、无煤柱煤与煤层气精准共采工程技术模型、煤与铀精准共采工程技术模型、“先铀后煤”精准共采技术模型、煤与共伴生油气精准共采基础理论等重要内容的阐述,为我们描绘了煤及共伴生能源精准共采的战略目标。

  为了开好本次换届会议及学术论坛,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发出会议及征文、换届工作等通知,积极与专委会新老委员及代表沟通,做好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煤炭生产企业、地质勘探单位,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投稿43篇,经编辑部查重、与会议主题的相关度把关、专家评审,最终录用40篇结集出版论文集,并推荐12篇优秀论文在《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刊发表,其余论文在学报增刊刊登。为纪念专委会成立35周年,组委会梳理并整理了大量的专委会历史资料,编辑《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册》一套,并在地球与环境学院设置专门的专委会历史资料展示厅。会议期间,彭苏萍院士专程回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视察并参观了专委会展示厅。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柴登榜教授发起,成立以来一直挂靠在安徽理工大学,至今已有35年共七届委员会的成长历程,新组成的第八届委员会由袁亮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彭苏萍院士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专委会通过每年的学术论坛、培训会、专题研讨会等会议召开,进一步加强全国矿井地质工作者间的学习和交流,不断发挥专委会的平台作用。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大家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勇于创新,提高水平,为煤炭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地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