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会概况
- 党建强会
- 学术交流
- 科普教育
- 科技评价
- 知识产权
- 国际交流
- 期刊书籍
-
更多
- 会员服务个人会员团体会员“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哈密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布时间: 2025年3月14日来源: 中国煤炭学会
2025年3月5-7日,“科创中国”富油煤产业科技服务团深入新疆哈密市,开展了一系列科技考察与交流活动,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哈密富油煤资源的优势产业打造,助力煤化工产业建链补链延链,服务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新疆预测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0%。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同比增长17.5%,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份首位。哈密等地煤炭产量尤为突出。哈密地区的富油煤资源更是开发潜力巨大,伴生的煤层气及稀有金属也极具价值。
服务团此行覆盖了伊吾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淖毛湖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区、新疆广汇能源集团、新疆宣力环保科技、新疆疆纳矿业及综合能源基地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哈密)等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服务团全面剖析了新疆富油煤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趋势。
3月6日下午,在伊吾工业园区管委会召开了“科创中国”富油煤产业科技服务团座谈交流会,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张建明、煤科院煤化工分院院长助理赵渊等服务团专家,哈密市政府副秘书长魏法松,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苏惠灵、伊吾县县长高健,县发改委、县生态环保局、县工信局等的工作人员,以及广汇能源集团、新疆宣东能源公司10多家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张建明副理事长介绍了服务团的工作进展及阶段性成果,重点指出将继续聚焦解决本地企业需求,因地制宜,提供前沿技术支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会上,科技服务团“蹲点”专家赵渊汇报了重点产业卡脖子难题——中低温煤焦油产业链升级酚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该技术形成了成套绿色高效工艺,并创新开发了中性油减量化技术,将为哈密煤化工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会企业就各自需求与难题同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涉及煤焦油工艺装置改造、富油末煤综合加工利用、甲醇制LNG装置堵塞、富油煤热解产业技术升级等问题(会后服务团已形成需求研究概述报告)。伊吾县发改委、生态环保局、工信局等部门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求和期望。
在新疆疆纳矿业有限公司,服务团专家与企业管理层和技术团队深入探讨了哈密富油煤的技术瓶颈,特别是煤化工项目集中度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服务团分享了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无人驾驶技术等成功案例和创新做法,强调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天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建议。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哈密煤化工产业的领军企业,服务团专家对其研发实力和市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人才留存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服务团还实地考察了广汇能源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详细了解了生产流程和研发情况。
在新疆宣力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服务团专家听取了公司总工程师对煤化工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的详细介绍,高度评价了企业在科技引领和技术革新方面的投入。服务团与宣力的技术骨干共同讨论了哈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并介绍了中试基地项目。此外,服务团还听取了青年专家45天“蹲点”服务工作的汇报,优化了煤焦油酚加工整体工艺路线及操作条件。
服务团还走访了全国首个综合能源基地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哈密),该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哈密地区各类能源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团了解了哈密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情况,特别是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展现了哈密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服务团对哈密煤化工产业的了解,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建议。未来,服务团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哈密乃至全疆煤炭产业的繁荣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哈密富油煤资源将得到更高效的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沟路5号 邮政编码:100013 联系电话:010-84262778 传 真:010-84264526 电子邮箱:mtxh@chinacs.org.cn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
- 会员服务